close

小海馬  

 

 

大寶已經漸漸適應回家的生活,但是,只要接觸到新環境,新的人事物,喝奶與睡眠的情形就會大亂。

這個星期,每天晚上都是凌晨三四點才入睡,白天有時奶沒喝完就睡昏,有時卻喝完又哭鬧討奶,喝奶間隔也抓不準。

今天小哭哭時,想起三姑姑四姑姑的聲光海馬,立刻來實驗。

哇!有效耶!大寶專注地聽音樂,眼睛搜尋光源。

據說音樂裡的海潮聲可以讓嬰兒感覺像還在媽媽的子宮,因而達到安撫作用。

但是,對想喝奶或睡覺的哭哭還是沒輒,這時最有效的安撫仍是媽媽的拍拍抱抱與媽媽歌。

在生產後,接受到許多善意的關心,提醒我,千萬不要太常抱小孩,以免養成習慣。

其實,這和我所學習與理解到的有衝突,我也就抱著實驗的精神來觀察大寶。

我發現大寶並不會沒事就要抱抱,他想要抱抱通常是餓了或想睡覺,有時餓與想睡的抱抱需求底下,其實是期待被滿足的安全感。

當他安全感被滿足時,會開始用感官與動作遊戲探索環境,如果他在玩耍被抱起來,還會生氣抗議。

想想,初到這世界的嬰兒,眼睛還無法看得清楚,前三四個月是黑白世界,當錐細胞發育完成才能體驗到色彩,他們最敏感的是對環境中光源的變化。

大寶出生後在醫院嬰兒室和月子中心嬰兒室,都是燈火通明的睡眠環境,回到家後,夜晚入睡前在他清醒時關掉房間燈光,他會開始不安哭泣,必須開燈才能安撫入睡,我們總是在他睡了才關燈。

對初到這世界的小嬰兒來說,子宮內與子宮外的環境已經相差甚遠,出了娘胎,眼睛還看不清楚,只能用其他感官去覺察,可以想見,環境與人事物的變動,對他們來說,是何等大的壓力,安全感的需求自然也相對很大。

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中,最基本的是生理與安全需求,接下來是愛與歸屬的需求。

由此可見,如果小嬰兒的生理與安全需求沒有被滿足,勢必影響到對“愛與被愛”,“接受與給予”,以及在家庭,甚至是對這世界的信任與歸屬感。

當然,這其中還牽涉到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。

但若以我對大寶的觀察,推敲至此,我還是甘心媽媽手,半夜養黑眼圈,抱抱拍拍睡覺覺呀!
 

arrow
arrow

    Sum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